“中国的规模够大,只要中国市场增长了就可以恢复全球性的增长,这样的投资机会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发局携手合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于2013年1月14至15日在香港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亚洲:缔造全球新形势”。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在论坛上表示,在未来5-10年间,也许中国会逐步变成速度第二的经济体,在未来10年左右继续聚焦在中国动力方向的发展应该是正确的。
以下为文字实录:
谢谢主席,我比较相信未来10年中国还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在未来5-10年间,也许中国会逐步变成速度第二的经济体。所以我觉得在未来10年左右我们继续聚焦在中国动力方向的发展应该是正确的。当然,这样一种中国动力,未来10年的中国动力和过去10年是有显著不同的,所以过去10年熟悉中国了,不等于未来10年一样熟悉中国。我觉得最重大的变化发生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中国的人口红利从劳动力而言,2019年就结束了,2019年后劳动力是净减少的。并且在养老方面,在人口老龄化方面2014年、2015年是负担最轻的,2022年左右负担会显著加重,家庭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都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
在中国的工业化方面,不仅面临着外需的疲软、成本的提高,包括产能的过剩,其实真正大的问题还有两个:一是中国的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上升,对一些吃的、用的等各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敏感,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未来的3、5年当中,由于使用了不太洁净的水源,不太洁净的土壤,不太洁净的空气,在这方面中国消费品的制造会面临着集中爆发的一系列危机,对中国的工业化带来很大的问题。工业还有一个大问题需要在整个供应链上进行改造,而不仅仅在产业链条上的改造。在城市化方面,在未来5、7年后也许可以看到放缓的迹象,在房地产方面,在服务业方面,在投资方面都会看到速度会降下来。在金融方面去年的影响大家已经看到非常大了,去年我们直接金融的比例、直接融资的比例一年超过了10%,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再用2-3年中国金融的改革和欧盟就非常相似了,直接金融、间接金融接近一比一,这样对金融业的看法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另外我特别想说互联网,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居住,去年这一年我个人相信是互联网历史上会载入史册的一年,就在去年这一年互联网对很多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在去年之前中国很多小的行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消失了,比如说音像制品连锁行业,图书连锁行业都不见了,软件零售连锁行业都不见了,但大家没有感受。去年这一年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导致小家电的零售行业发生了很大的问题,出现了大规模的衰减甚至亏损。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导致百货行业出现了零增长,零增长就意味着也许今年、明年就会负增长了,负增长就有可能是亏损的。包括对新闻和电视行业去年就开始发生很大的影响,像平面新闻,就是平面媒体很多报业集团出现了亏损,电视媒体方面去年互联网很多视频网站的规模跟一个大的电视台接近了,所以我认为去年会载入史册。过去5年来互联网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4%左右,大陆全部零售总额有超过7%的份额由互联网销售,按照44%的速度增长5年,经由互联网销售的销售额占到整个社会零售总额的30%。因此,我觉得我们看待未来10年的中国要用一种新鲜的眼光去看。归纳起来我赞同冯主席的看法,中国的中产阶级高速增长,第一使未来的5-10年中国的消费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中国消费我比较有信心,如果是名义增长率有可能在未来5年保持14%左右的年增长率。第二特别提醒大家看的是服务业,中国有10个省,超过中国GDP54%的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了,未来10年全中国的人均GDP会超过7000美元,也就是说未来5-6年间会新增长4-6个百分点的业态,这等同于医药业的规模。
从复星来说,我们对中国很有信心,第一个选择题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对西欧的投资和中国的投资,我希望投资是西欧公司,是消费或者服务业的龙头企业,但由于欧洲市场不好所以估值很低,中国这方面的市场非常好,我希望成为这样的公司第一、第二的大股东,协助他快速发展中国市场。中国的规模够大,只要中国市场增长了就可以恢复全球性的增长,这样的投资机会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比较好的响应中国市场,又比较好的响应欧洲,既然大家这么不看好价格就便宜,把这两个优势都可以用起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