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借微信之势在近年来在电商界大展拳脚,随着微信商城、微信小店的逐步开展,也越来越让商家们意识到,真正能玩得起微信小店的企业屈指可数,腾讯就目前想借微信电商跟阿里分庭抗礼至少需要突破以下几个壁垒,一旦阿里的移动电商和移动支付在用户中形成习惯,腾讯再想分这块蛋糕就很难了。
首先,打通商家流量入口
微信虽然坐拥几亿的活跃流量,但这只是微信平台本身的流量,微信商家并没从中获得多大的收益,如何引流仍然是微信小店商家的主要难题,这跟微信的宣传力度以及公众后台并没有相应的入口有关。当然,由于微信资源极其有限,真要构建移动电商生态体系,仅靠微信公众号的广告流量导入是肯定不够的。通过启动微信C2C项目,拓展微信个人用户的流量资源提供给商家,这也是微信做C2C的意图之一。未来如果微信个人用户的流量仍不能满足商家的流量需求,甚至不排除在微信朋友圈出现微博粉丝通一样的信息流广告,这一广告形式在手机说说已经开始出现。前提是微信要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营销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类似微博粉丝通推出时一样导致用户流失的情况。
其次,降低微信电商的准入门槛
现在微信小店注册的权限是:必须是已微信认证、已接入微信支付的服务号才能申请该功能。以目前微信繁琐的认证流程,已经将众多有志于尝试微信电商的企业挡在门外,微信可以跟新浪微博开放所有用户的支付功能一样向所有的微信公众号开通微信支付和电商权限。此外,微信后台糟糕的体验暂且不说,真正有服务号开发接口能力的企业凤毛麟角,微信要做电商应该提升平台的易用性,可见即可得的操作才能让更多的商家玩得起来。
最后,要有中心化的流量入口
对于未来基于微信小店的构想是分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模式,中心化是指京东入口,去中心化是指商家各自的官方公众账号。如果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考虑就知道所谓的去中心化有多不靠谱。面对众多的微信商家,如果普通微信用户需要购买某种商品,没有聚合商家的流量入口根本无从下手。如果用户需要购买,首先需要先到微信添加朋友里查找公众号搜索;止汗,添加关注后进入公众号才能购买,整个流程非常繁琐。而淘宝,因为有基于关键词的中心化流量入口,用户搜索关键词即能直接进入商品详情页购买。中心化的流量入口,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微信用户购买体验问题。这个中心化入口既包括搜索的中心化入口,可以通过关键词直接进入微信商品展示页,也应该包括类似京东一级入口一样的商品聚合入口。
凡事都会有一个过程,何况是在竞争激烈的网络营销领域呢?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做的就是要懂得创新并用于创新,找到关键的突破口,才能在微信营销领域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