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互联网基础服务提供商
当前位置: 中万首页 > 新闻动态

[正义网]开创法制化的网络反腐新局面

作者:中万网络 文章来源:中万网络 更新时间:2012-12-25

  近来,一场网络反腐的风暴席卷全国,涉及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委书记、涉嫌性侵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给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涉嫌滥用职权包庇儿子的太原市公安局局长……综观此轮网络举报的诸多案例网络反腐确实起到了显著功效。

  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有效引导,网络反腐势必可以成为与官方反腐力量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相关反腐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网络反腐的意义和价值,坚决防止类似重庆打黑运动中转帖即被劳教的现象再度发生,最大限度地给予公民相应的言论自由和举报空间。

  在鼓励网络反腐的同时,也要防止这股热情被滥用而误伤无辜。在涉及重庆北碚区委书记的网络反腐过程中,厦门大学一女生的写真被盗用为情妇照片在网上流传,而近日被微博曝光的某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的丑闻,也很快被官方查证严重失实。网络反腐不是网络文革,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可以打倒一切,网络和现实世界一样,都要摆事实讲道理。政府部门应当妥善引导网络反腐的实证意识,对于在网络反腐中那些不负责任的恶意揣测、移花接木甚至造谣传谣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当给予处罚,如果在此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则应当鼓励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面对网络监督,普通民众的名誉权、隐私权应当如何保护,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需要立法部门给予更明确的法律规范。笔者建议立法部门应当规定与腐败行为不相关或没有合理联系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能非法取得亦不能肆意披露;在网络反腐中出现的普通人的相关隐私信息应当给予合理的保护;对于网络中的不实信息,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查证和辟谣。

  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警惕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反腐之名侵害他人正当权益、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今年来,我国司法系统相继判决多起利用互联网搜集、编造官员官员负面信息,甚至合成色情图片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中国反腐报道网中华新闻维权网等敲诈勒索网站以及假冒“CCTV焦点访谈和知名媒体人士名义开设的众多虚假微博客账号被查处关闭。然而,依然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更改网站名称、跳转域名、变换IP地址、将服务器转移到境外等方式逃避打击。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打击力度,及时公布违法者名单,坚决制止浑水摸鱼的违法者搅乱整个网络反腐的大局。

  另外,在近期的网络反腐事件中,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腐败被秒杀的速度往往基于爆料的新奇程度,似乎只有吸引大众眼球的关注才能得到迅速处理。这样的现状一定程度上会倒逼举报者不假思索的追求狗血,最终只能搞臭网络监督的名声,让正义的监督变成一场没有底线的娱乐闹剧。由此观之,建立一套网络反腐行为规范和有关部门的应对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引导民众规范举报行为,确保举报线索真实有效,如果相关部门都能对举报迅速回应,我们的网络反腐必然能走上文明有序的道路。

  众多官员在网络反腐中应声落马,彰显了十八大之后中央高层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但是网络反腐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建立网络反腐的具体行为规范、如何兼顾公众的知情权和个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如何界定网络发布者与网络平台提供商的权利与义务,都是摆在立法、司法、执法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用法治规范网络反腐,在制度上健全、保证网络反腐有序运行,开创法制化的网络反腐新局面。

相关推荐

开启您的互联网之旅立即注册有问必答

京ICP备090708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4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工信部域名注册服务批准文号:京信信管发〔2019〕95号

Copyright©2007-2025 北京中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