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互联网基础服务提供商
当前位置: 中万首页 > 新闻动态

三星发布2014旗舰机S5:俺要站着挣钱!

作者:中万网络 文章来源:中万网络 更新时间:2014-02-26

就在全世界笃定三星Galaxy系列2014年最新旗舰S5的发布,将会引领新一轮行业“硬件军备竞赛”之时,其却给了全世界一个大大的surprise!

\

今天凌晨,三星发布其最新旗舰Galaxy S5后,招致网上一片骂声:“说好的2K屏、全金属机身、虹膜识别、3G内存呢?老子把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三星毫无新意,太让人失望了!”

确实,如果从硬件配置和外观上来看,作为年度旗舰机的S5,在硬件配置方面已不领先,更谈不上惊艳:5.1英寸1080p解析度的super amoled屏、2.5GHz骁龙800处理器、2GB内存、1600万像素摄像头、2800mAh电池、指纹识别、塑料机身和可拆卸后盖设计。

要知道国产品牌VIVO和OPPO去年就发布了2K屏旗舰、苹果也在去年发布的5s上应用了64位处理器和指纹识别技术、诺基亚也在去年发布的lumia1020上变态地推出了4100万像素摄像头、HTC one等品牌也早已实现了全金属机身。

\

为什么三星在握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众多关键产业链的主动权,以及在其1月财报显示运营利润出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环比下滑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决然地推出此个配置中庸的旗舰机呢?

现阶段,各手机厂商已陷入了硬件比拼的恶性竞争,智能手机硬件同质化的趋势不可避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厂商只能通过硬件升级来提升新品销量,大家集体遇到了技术创新的瓶颈。

然而,智能手机行业极度依赖创新,单纯提升硬件配置的营销伎俩,不会长期被消费者买单。行业和市场需要基于硬件升级以外的、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的技术创新。三星可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S5的发布,硬件配置及参数并不是其最大卖点。

笔者认为,三星从S5开始,在向外界释放一个重要信号:我不想再依靠简单的硬件堆砌和花俏的外形设计来挣钱!作为行业老大及标杆,我要将行业发展带回到正轨:即回归到用户使用手机的初心,重点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让手机不只作为通讯工具,而是作为人们的生活伴侣。

这从其发布会现场大屏幕,不断闪现的七个单词可以看出:Style(风格)、Life(生活)、Speed(速度)、Fun(乐趣)、Curiosity(好奇心)、Social(社交)、Outdoor(户外)

于是,我们看到三星S5除了硬件配置外,带给我们的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为目标的新变化:

变化一:变身健康伴侣

\

S5与同时发布的可穿戴设备Gear2和Gear fit 组合,可以实现对运动、饮食、睡眠、压力和体重的监测。其全新内置的S Health应用将能够和三星的可穿戴式设备进行同步与互动,用户可以在健身的同时通过三星的设备收到实时的反馈和指导。同时三星在S5上第一次为手机配备了心率传感器,这枚传感器位于后盖的相机下方,只需五到十秒的时间就可以从指尖准确的读取用户的心率,据悉这还是全球首创。

变化二:接“地气”的新应用模式

\

关键时刻手机快没电了怎么办?家里的娃总抱着手机不放怎么办?为更好应对这些应用场景,S5推出了包括超级省电模式、私人模式、儿童模式等在内的全新应用模式,其中超级省电模式下,S5会变成黑白屏,通过专门的优化即便手机只剩下10%的电量,仍能提供24小时续航。

变化三:防尘防水

\

对于有“洁癖”或经常掉手机的朋友来说,手机进灰、进水、甚至掉到马桶里,都是很糟心的事。于是三星在S5上首次应用了IP67级的防尘防水特性,此功能赢得了发布会现场的一片掌声。

变化四:极速

\

在对Speed的诠释方面,三星主要用了更快更全的LTE(150Mbps)网络以及更先进的WIFI MIMO,其中MIMO WIFI即多重输入输出技术,传输速度提升2倍以外还能减少射频的干扰影响。同时S5还使用传输速率更快的USB3.0接口,随着手机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用户对有线传输的速度也更为看重,USB3.0无疑是极速的保证。

虽然三星的这些新变化还称不上革命性的创新,虽然还会有很多人不买账,虽然外界评论其依旧新意不足。但是三星敢于尝试拥抱变化,抛弃稳赚不赔的硬件升级套路,而去改变自己的勇气。单凭其“宁可站着,也不跪着挣钱”这股子傲气,就值得为其竖大拇指!
 

之前笔者的系列文章《下一个“重新定义手机”的技术创新是什么?》,曾分析过未来三个可能改变智能手机行业的新技术。到目前为止,MWC上还未见有革新性的技术创新发布。但作为一个行业盛会,可以根据各厂商目前的动作和战略,管中窥豹行业发展的未来走向。

正如诺基亚、三星、华为、HTC们在新品发布会上反复提及的消费者行为洞察。笔者认为,近两年智能手机行业将会在短暂的“硬件军备竞赛”后,慢慢回归理性,回归到对用户使用体验的提升上来。正如前文所说,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各手机厂商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让手机不只作为通讯工具,而是作为人们的生活伴侣。

相关推荐

开启您的互联网之旅立即注册有问必答

京ICP备090708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4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工信部域名注册服务批准文号:京信信管发〔2019〕95号

Copyright©2007-2025 北京中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