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互联网与世界接轨较为落后,我国到目前为止,在互联网上用来访问网站的域名还大都是英文的,这就好比我们中国人在自己国家的高速公路上要让英文字母来指路,有的还用乱七八糟的简写、拼音等五花八门的名字,不仅不规范,还看不懂,这无疑给我国老百姓上网造成了障碍。这样的英文域名不仅大多数中国人看不懂,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指错“路”,很多钓鱼网站和邮箱病毒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中国互联网上横行其道,难以监管,因为大部分中国人看不懂英文,不知道这些链接指向哪里,很多网上陷阱根本看不出来。最为重要的是当你每访问一个网址,每打开一个页面,都要做域名的解析,留下一次访问的痕迹,这种记录就好比我们在高速路上的探头,而英文域名都是由国外机构来管理的,这就好比你在高速公路上每拐一个弯都由被国外机构监控,这对我国的互联网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隐患。
由此可见,英文域名如今存在不安全、不可靠、不规范等问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正是我国互联网的管理的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对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来说,这些机构组织代表了我国的公共利益,如果信息一旦泄露,网站安全不能保障,将会直接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很多机构组织都在网上开办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那么机构组织的域名就相当于这些单位的“路标”,只有这个“路标”保证准确、权威、安全,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放心。
综上所诉,中文域名对促进域名的“本土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的出现,更是给机构和组织颁发了“网上通行证”,为他们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